服务热线
400-028-2298
第一天,30万多元;
第二天,45万多元;
第三天,83万多元。
这是自12月9日2011·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成都展销周正式启动以来,我州参展的18家苦荞企业3天的销售收入统计。而这些数据并不能诠释苦荞产品在本次展销周活动极旺的人气。“销售不是目的,推介产品、树立品牌才是展销的核心理念”,西昌三匠苦荞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如是说。3天来,苦荞展销区从早到晚成都市民络绎不绝,优质、有机、绿色和健康的凉山苦荞,通过展销活动这一平台,被成都市民认可。值得一提的是,10日上午,西昌三匠与浙江一家公司签订了1000多万元的合作合同,为凉山苦荞拉高了人气。
政府搭台:创造三“第一”
凉山作为中国苦荞麦分布最集中、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,近年来,苦荞行业迅猛发展。为了提高凉山苦荞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,州委、州政府也给予了更多扶持力度。
据州农业局农技站副站长曹吉祥介绍,为进一步打造我州的苦荞产业,今后,州政府将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进行扶持。作为一项极具地域标志的新兴产业,苦荞无疑得到了更多的关爱。本次展销周活动更是如此,凉山展厅总面积1400多平方米,苦荞展区就有200多平方米,这也是本次展销周活动唯一一个单独设立的产业展销专区。“这次展销活动,苦荞产业有三个第一。”曹吉祥说,这是我州第一次专门为苦荞设立展销区,也是凉山州苦荞麦产业协会成立以来承办的第一次展销活动,更是我州苦荞麦展销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的第一次。
倾情推介:市民抢购忙
殷勤的笑容,热心的服务,独到的宣传标语,走进苦荞产业展销区,各苦荞商家各施绝招,拉拢人气,记者立即被一股热情的气氛感染。
商家倾情服务,市民购销忙。在三匠展位上,来自厦门的杨先生品尝了苦荞茶后,立即决定要买上一些回去带给亲戚朋友。杨先生说,以前没有喝过苦荞茶,觉得味道很好。在买多少的问题上,他开始有点纠结,因为马上要赶去登机,一盒、两盒……,最后整整装满了一大箱,拿不动了,他才遗憾离开。
而与杨先生不同,更多的成都市民则是有备而来。“我上个月在超市里面买了几大袋,马上就被家人和朋友些喝完,今天来再选些回去。”陈国芬边说边选购着自己心仪的苦荞茶。
本次展销周活动,三匠把准备一个星期的货一两天内就销售一空,然后不断组织货源。购销两头旺,凉山的苦荞产品得到了更多的青睐。
“通过近年来的发展,现在成都市民都基本上了解凉山的苦荞产品,通过这样的展销活动,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增加对品牌的认识度。”三匠销售总经理罗松桥说,展销就是展示产品的最好平台,也是同行业竞争的一个擂台。通过这样的良性竞争,有助于让企业练好内功,形成用价值决定价格,用品质打造未来大凉山苦荞产品的发展格局。
各展特色:市场前景广
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客源,这是展销活动前三天来,传递出的喜人信息。
10日上午,一条更加喜人的信息从三匠展位传出:继西博会与上海新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3000万元订单后,与浙江一家商家签订了1000万元合作合同。据罗松桥介绍,这家上海新世纪是李嘉诚所属的公司,销售规模极大,有70多个上海联锁超市。该公司正是看中了三匠苦荞茶的优良品质,以及高端的产品品味。与该公司的合作,将为三匠实现华东及上海销售市场辅垫,打通沿海和江浙地区市场通道。
一枝独秀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。在本次展销活动,参展的我州各苦荞商家通过立足自身特色,展示各自品牌,为自己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(摘自凉山日报)